李相陽(能動英語)謝忠明(多貝網)尹雄(巨人教育)羅珠彪(陽光喔)俞敏洪(新東方集團)王志澤(匯佳教育)孫振耀(ATA公司)李永新(中公教育)王廣發(王府學校)黃波(弘成教育)易定宏(華圖教育)黃森磊(京瀚教育)王靜(劍橋中學)李繼源(新英達學校)曹志民(光明外語學校)陳昊(優勝教育)張熙(精銳教育)韓超(龍文教育)龔海燕(91外教網)單仁(單仁集團)吳穎(勵步兒童教育)孫一丁(瑞思英語)
  互聯網思維對傳統教育有怎樣的影響?在線教育是否有最好的發展模式?在新京報第一屆教育30人論壇中,有的嘉賓是教育專家、學者,有的是企業家;有的嘉賓一直從事教育行業,有的嘉賓則有互聯網從業經歷,大家身份、經歷不同,對很多問題的看法也迥異。有人冷靜等待在線教育的發展,有人認為在線教育面對不同人群會有不同效果,有人正在努力嘗試各種在線教育模式,也有人對在線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。顛覆、互聯網思維、線上加線下、師資等成為嘉賓發言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。
  冷靜等待派
  在線教育的時代還沒有到來
  羅珠彪:在我看來,互聯網是教育精神的放大器。所以我們可能要去思考,哪些東西通過互聯網能放大,比如知識、測評,可以完全實現在線。但是,在學生價值觀、情感等方面的培養,在線教育是不可能對傳統教育產生顛覆性影響的。
  韓超:互聯網並不是絕對能夠影響教育行業,比如線上教育頂多只能解決一些共性問題,而學生的個性問題還需要在線下和孩子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。
  黃森磊:當我們熱情擁抱在線教育、歡呼在線教育的時候,其實還要稍微要冷靜一些。直到今天,在線教育突破性的技術還沒有出現。
  李永新:在web3.0移動互聯的時代,技術手段已經非常成熟了,但教育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並沒有非常好的盈利模式。深層次的原因就在於消費者對互聯網的學習方式並沒有完全接受。教育是人和人的交流,教育的內容、學習的場合和氛圍都很重要。此外,教育有時候確實也是一個強制的行為,人都是有惰性的。我覺得整體上目前在線教育的時代還沒有到來。
  李繼源:實體教育是主菜,互聯網教育是配菜。我們不能沒有主菜,否則會營養不良;沒有配菜會讓口味單一。只有主菜跟配菜結合才能達到好的效果。
  受眾分類派
  18歲以下學生不能脫離地面教育
  吳穎:我認為在線教育模式對於目的性強的技能型、考試型學習群體比較有效,但青少年學習者還是更需要群體學習環境,滿足其對社交、能力等方面的需求。
  我們目前提供的在線教育內容主要還是作為一種免費的附加服務,幫助父母們在家庭中與孩子一起游戲學習。
  王靜:有些問題互聯網不能解決。學生獲得知識的形式多元化,但育人、德的培養,互聯網往往帶來一些不利影響。從理論知識消化為實際技能的過程,互聯網也不能代替。
  龔海燕:職業教育未來線上的部分將大大超過線下。K12領域則得分情況,自學性比較強的孩子、沒時間接送孩子的家庭、希望接受更好師資的家庭,會願意接受在線教育這一方式。
  俞敏洪:18歲以上的學習者大部分有自覺學習的動力。像中華會計網這樣的在線教育機構能夠成功,是因為它所面對的用戶都是成人,會自覺地有目的地去學。但對18歲以下人群而言,在線教育只能是一個很好的補充。我做過調查,最頂級的中小學,有自願學習激情的學生不超過20%,這意味著有80%的學生是因為家長、老師的監督而不得不學習。所以,我不認為18歲以下的孩子能夠完全脫離地面教育,在線上完成學習歷程。
  努力嘗試派
  在線教育模式需要時間證明
  謝忠明:在互聯網和教育結合里沒有所謂的顛覆。資本搶灘、社會廣泛關註,這些對教育行業而言是件好事。
  現在的在線教育領域有多種模式,比如題庫、直播等等,很難說哪種模式是對的,哪種模式是錯的。我看到5歲的孩子通過攝像頭和鼠標和老師互動得非常好,你能說這麼小的孩子一定就不適合在線教育嗎?
  我認為,現在很多在線教育的模式還沒有充分被證明。我們還需要很多的時間去發現、驗證、實踐,直至模式成熟,這樣互聯網教育才能有一個健康的發展。
  孫振耀:我是從IT跨界做教育的,非常希望能用科技手段改變傳統教育行業非常依賴於人的模式。
  互聯網讓學習變得非常多元化。利用網絡公開課MOOC,大家有機會聽到像哈佛這些名校老師的講課;利用社交媒體的互動性,師生之間、學生之間可以互動;智能終端可以做到碎片化學習;利用大數據,可以知道學習的成效,提高學習過程的評價效率。考評結合的方式已在美國產生了“自適應性學習模式”,即根據個人的能力、時間、學習成效決定學習方式。
  前景樂觀派
  線上價值將遠遠超過線下
  王志澤:今天通過互聯網技術、現代信息技術,人獲取知識的結構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,這就是現實。所以,我覺得互聯網一定會顛覆傳統教育,因為人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多了。
  我們研究未來型教育,就應該研究未來的世界結構是什麼樣的,新一代的孩子在未來應該具備什麼知識和能力,這是教育的價值所在。
  尹雄:在當前教育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,我們很難想象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跑到一個普通城市教小學生語文。但是通過在線教育,我們完全有可能讓全國的學生享受到一個北大高材生講的語文課。因此,線上打敗線下,並不是線下沒了,而是更強大了,因為它通過互聯網有了無限的多元性,所以最後線上巨人的價值可能會遠遠超過線下的巨人。
  龔海燕:互聯網領域創業成本低,許多人才也涌入這個領域,據說現在每天有2.6家在線教育的公司誕生,所以這個領域會發展得很快。而且職業教育行業是會被顛覆的,將來一定是線上的部分大大超過線下的部分。
  張熙:在線教育對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法是顛覆性的變革,任何教育公司不在這種變革中做好準備,在幾年之中都可能在這股潮流中被拋到後面。
  據我瞭解,兩年前美國一些州的學校一半時間都在利用網絡教學。現在是量的變化,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,可能會有質的變化。
  單仁: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平臺化和專業化,對教育行業來講也一定是專業分工越來越細,平臺越來越大。我預測未來教育培訓行業一定會有大平臺出現,它們只聚攏人氣,而不提供具體的內容服務,壟斷性也會非常強。盈利模式可能不只是課程收費,而是用其他方式比如會員制等來獲得盈利。
  關鍵詞1 互聯網思維
  易定宏:互聯網思維其實是一種商業模式,它的核心一是產品為主,註重用戶體驗;二是用戶免費;三是開放的平臺;四是利用大數據分析,精準地顯示可能成為用戶的對象。其實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教育是兩個概念。互聯網企業也可能有傳統思維,傳統企業可能也有互聯網思維。
  黃森磊:互聯網思維有很多種,比如極致思維、粉絲經濟等。這些思維其實是從上世紀80年代,從美國開始一脈相承,一路演變過來的。對於培訓行業來講,我們要關註這個行業的痛點在哪裡?首先是老師,老師與辦學者之間的關係還沒理順,如何借用互聯網思維解決這一問題是我們需要考慮的。二是教學效果沒有完全透明。三是房租,全國大概有20萬學習中心,基本浪費一半產能,我們得考慮如何通過互聯網把閑置產能利用起來。
  關鍵詞 2 免費
  尹雄:從互聯網思維角度來說,可能免費的模式在中國更可行一些,這就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現狀。所以,我個人認為在中國要想做在線教育,收費會比較困難。
  俞敏洪:培訓教育有四大任務:有學習結果、效率問題、便捷性問題、趣味性問題。圍繞著4個新問題,不論是互聯網教育還是傳統教育,必須要至少解決兩三個問題,才有存在的價值。
  我認為免費本身不是互聯網教育問題的核心,比如說沒有家長會因為你的教育是免費的,我就來了。因為家長也要考慮時間成本,學得不好我的孩子不可能重新再學一遍。免費當然是好的,如果免費以後能把效率提高,又能把結果增加,也有趣味性,也有便捷性當然再好不過了。但是,我不認為這是家長或者學生思考的最重要的核心。
  關鍵詞 3 師資
  王志澤:在互聯網時代老師是什麼?過去說好學校就是有好老師,今天同樣一節課可以從網上搜到無數的高手去講,我為什麼要去用我的老師呢?我從網上下載這些課程就可以了。所以,老師在學校資源性的地位會越來越弱化,我覺得老師這個行業將來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。
  吳穎:我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,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還是老師,包括老師傳授知識的方式、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、處理問題的方法等等。
  在討論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給教育帶來的影響時,很多人關心的是如何利用新技術更好地傳授知識、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,但我更關註的是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新技術更好地培訓老師,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、教學水平。例如開髮針對教師的手機移動端產品,及時分享更有效、更受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,這一方法雖然看著很草根,但卻非常有效。
  關鍵詞 4 線上+線下
  張熙:目前來講,線上+線下的模式是大家必須乾的。現在純做線上的,還沒有哪家有特別成功的商業模式,但不發展線上教育的培訓機構,在幾年內就有可能被淘汰。
  孫一丁:目前已有的線上教育模式,雖然在便捷性、開放性等方面擁有優勢,但還是只能解決教書層面的問題。學生的人際交往、團隊合作能力,乃至學生的德育培養問題,都還必須依賴線下教育環境才能得到解決。
  關鍵詞 5 教育精神
  孫一丁:好的教育是以學生為本,促進其全面發展,這是基本的教育精神。
  曹志民:學習是和學習氛圍有密切關係。各個優秀的教育機構都努力打造校園文化,目的就是創造學習氛圍。互聯網教育在教育的淺層次,即知識傳授方面有優勢,但在人的塑造這一方面是否能夠實現?
  聲 音
  移動教育改變傳統教育。移動教育包含網絡教育,這個模式可以迅速改變教育的現狀,解決區域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。但只用網絡不行,應該使用衛星。可以互動,可以面對面解答,能解決在線教育的弊端。——王廣發
  大家知道互聯網的未來是移動互聯網,移動互聯網最良性的產品是游戲。我的朋友曾跟我說,互聯網純燒錢,如果能開發教育類的游戲可能還有利潤空間。我並不抵觸孩子玩游戲,把游戲思維與教育精神結合起來也許是個不錯的想法。——陳昊
  我們做了15年的在線教育,一直都是成人教育。其實網絡教育能充分滿足教育個性化的要求,但隨著未來技術的創新,用戶體驗能做得更好。未來幾年,教育的收費和開放會逐步延伸出更多模式。
  ——黃波
  知識產權的保護不成熟,阻礙了在線教育各個環節的成長。所以我呼籲國家建立良性的互聯網法律環境,保護優秀機構、個人教育工作者,能夠享受互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利益。——李相陽
  D08-D09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孔悅  (原標題:互聯網思維如何影響傳統教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r26hro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